故宫博物院收藏五幅标注"状元"、"榜眼"字样的年轻女子照片。若按现在的审美标准,她们虽然不一定都能称作美人,却也相貌端庄,衣着时尚,颇有几分明星的"范儿"。
那么,这些既非格格、宫女,也不像宦家闺秀的人物,身份究竟如何?查阅相关史料,得知她们都是清末上海《游戏报》选出的"艳榜"(花榜)名妓。它们虽然只鳞片爪,却可透视出当时的世态风俗。
花榜就是在妓女中进行选美,类似活动早在宋代即已出现。光绪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游戏报》主笔李伯元首度将花榜评选公开化、体制化,陆续在报纸上推出"艳榜三科",成为影响广泛的沪上盛事。所谓"艳榜三科",就是妓女海选的三个名目——花榜、武榜和叶榜。
李伯元(公元一八六七至一九〇六年),名宝嘉,字伯元,江苏常州人,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办《游戏报》。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文艺小报,宗旨是"假游戏之说,以隐喻劝惩"。由于该报注重青楼,俨然花界的专业报纸,李伯元因此获得"风月总持"、"骚坛盟主"、"花界提调"等雅号。
《游戏报》创办人李伯元
《游戏报》创刊伊始,即以开花榜为首事。具体评选规则是:仿照西方民主选举办法,以"荐函"多寡——选票数量决定选举结果。大致分三个步骤,即征求荐函、统计选票和公布结果。
荐函即对应选妓女的推荐信,主要内容包括被举荐者的姓名、住址,对其身材、容貌、品行和应对举止的描述,以及推荐理由等。收到的荐函均以"来书照录"的形式,原封不动地在报上陆续刊载,每日都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这年七月初七"女儿节",首届花榜正式发布,推出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张四宝等三人、二甲蔡新宝等三十人、三甲金丽卿等一百零七人。从籍贯上看,状元、榜眼、探花均被"姑苏人"所包揽。
当时的上海可谓繁荣"娼"盛,妓女因来历、籍贯、身份的不同,分为许多种类和等级,归纳起来大致有:书寓、长三、么二,以及最下层的台基、野鸡、花烟间、钉棚、咸水妹、淌白、拆白党等。
"花榜"选举的对象,属于"书寓"、"长三"等的高级妓女。中榜者虽然不能做官,也没什么奖品,但开榜时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注明住所和评语,冶游者可"按图索骥",名次靠前者自然也就生意兴隆了。
小脚妓女出堂会时由龟奴扛在肩上出行
《游戏报》所开花榜,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的"文榜"。其后,李伯元又套用武科举之名,开设"武榜"。武榜又称"艺榜",并非比试武功、武艺,而是"仿京城梨园前例",在艺伎中评选技艺出色者。
接着更是别出心裁,推出以高级妓女之侍女为评选对象的"叶榜"。意思是说妓女为花,侍女是叶,好花还须绿叶陪。武榜、叶榜均沿花榜之例,分为三甲。
名妓照片何以进宫
《游戏报》将传统的妓女选举变换出不同的花样,满足了都市人的娱乐心理,并由此获得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但对于李伯元这位风流才子而言,逐利绝非唯一目的。他是在以其特有的诙谐调侃,借事寓言,进而唤醒痴愚。将进士等第与科举头衔,移植于妓女选美,本身就是借助科举的外壳,嘲弄"神圣"的科举制度。
那么,李伯元主持评选的艳榜人物照片,为什么会堂而皇之地进入宫中?在没有找到确切的史料之前,我们不妨试做几种可能性的推测:
一是朝廷关注李伯元其人。李伯元支持戊戌变法,与梁启超等维新党人关系密切,不时放言无忌,表达对国事的悲愤之情。甚至还有"西宫巍峨以压日"等过激言辞,矛头直指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
他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更以晚清官场为发难对象,集中描写了官场中的种种腐败与黑暗,堪称清末官僚的百丑图。他的活动可能也曾引起朝廷关注,并为此搜集相关材料,这些照片便由此进入宫中,并被有意或无意中收藏。
二是妓女引领潮流。上海是开埠最早的城市,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妓女以其独特的身份与经历,容易突破成规束缚,成为新事物的早期接受者和推介者。她们开风气之先,尤其在服饰穿着和行为举止上引领潮流,被视为时髦的代表。在此背景下,出于欣赏时尚或"整肃风化",这些照片也进入宫中。
清末名妓明信片
三是满足娱乐需求。清末上海堪称东方的娱乐中心,在传统戏剧方面,也居于同北京相抗衡的地位。《游戏报》在大量刊载妓院、妓女消息的同时,对梨园、优伶也不乏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娼、优同属"文艺工作者",名妓、名伶都具有社会明星的地位。
慈禧太后欣赏的谭鑫培、朱素云等名角,都经常赴沪演出,受到热烈追捧。宫中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听戏,并收藏有大量京剧、崑剧的剧照。由此推之,同时搜集少量名妓照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在尚未发现确切的史料依据之前,这些推测都不能成为定论。
清朝晚期以前,北京的妓院虽然明暗杂陈,但由于上层社会禁止狎妓,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青楼。咸丰以后,妓风大炽,,胭脂、石头等胡同,家悬纱灯,门揭红帖。每日午后,香车络绎,游客如云。
光绪戊戌、己亥年间(公元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始有上海妓女进京设立妓馆,亦名"书寓",名妓赛金花就是早期的"淘金者"之一。庚子后京师创设警察,规定内城妓院一律迁到外城,并给照收税,准许公开营业。
当时,京师妓馆大体分为三等:小班、茶室、下处。其中一等"小班"和二等"茶室",多集中于前门外的八条胡同内,故有"八大胡同"之称,并于民国早期发展到鼎盛。而"茶室以下,非上流人所往"。
花榜之风,也曾波及京城。《清稗类钞》称:"就会试而言,则有状元、榜眼、探花诸名目。而京朝士大夫既醉心于科举,随时随地,悉由此念,流露于不自觉。于是评骘花事,亦以状元、榜眼、探花等名词甲乙之,谓之花榜。"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游戏报》曾刊登一则《状元行贿》的新闻,报道这年京师亦开花榜,其"状元"小平果向主办者行贿数百两。
到了一九一三年,北京《民主报》为八大胡同花界举办了一次选秀活动。这是民国成立后的首次妓女选举,为凸现民国新风,胜出者不再称状元、榜眼、探花。而仿照西方教育制度,改称"博士、学士",并"分别赠以徽章,以作证书"。但标准仍沿袭惯例,分才、情、色、艺四科,每科评出博士一名、学士若干。如一九一九年,某次花选的才、艺、色三科"博士",分别是花君、张金凤、李金翠。
一九一九年,某次花选中的才、艺、色三科"博士""
妓女作为游离于社会大众的特殊群体,其生活方式不同于一般民众。尤其是部分高级妓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作"有闲"阶层,读书、看报也是她们的日常生活之一。
笔者发现故宫收藏的一幅女子读报的照片,无论人物神态、坐姿、发式、衣着,还是里面的布景陈设,都与妓女形象相似。再仔细观察她手中的报纸,可以发现上面的"群强报"字样。
《群强报》创办于民国元年,一九三六年停刊。据此推断,这名女子很可能就是民国早期的京城高级妓女。照片的拍摄目的,不排除报纸利用"明星效应",为自己做广告宣传。
民国时期北京读报名妓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五幅妓女照片,身份无疑也属于不同年份的艳榜名妓。那么,她们是否也是《游戏报》所选出?下面就依据现有史料线索,分别对其进行简要考察。
(一)"戊戌春榜状元"林绛雪
在现存《游戏报》资料中,有关林绛雪的记述相对较多。她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一八九八年)花榜的状元,也是次年春季"花选"的第二名"牡丹"。
丁酉(公元一八九七年)花榜开榜后,仅仅一年,很多登榜妓女便名花有主,纷纷适人。于是,《游戏报》又于戊戌七月第二次开花榜。此次名列前茅者为:状元林绛雪、榜眼花丽娟、探花沈二宝、传胪谢倩云。
从这次花榜开始,还随报附送照片。报纸与相馆合作,将名列前茅的"名花小照",每人拍印一万张,定期贴于报纸,每日附送。后因报纸过多,照片黏贴不及,索性要求读者另掏腰包。这些名妓照片的大量复制,更使她们被视为社会明星而受到追捧。
故宫收藏的这幅林绛雪照片,或许就是当时拍印的万幅小照之一。只是戊戌花榜开榜于当年七月,而照片下面的标注文字却是"戊戌春榜状元"。这里的"春榜",似为"夏榜"之误。
《游戏报》除开艳榜之外,还定期举办"花选"。就是按十二月令选出十二名妓女(遇闰月多取一人),再结合每人的姿态、性格,每月令各司一花,以梅花为魁,牡丹次之。从己亥年(公元一八九九年)开始,花选固定于阴历二月十二日"花朝节"举行,名曰"蕊宫花选"。
这次的评选结果是:梅花林宝珠、牡丹林绛雪、兰花谢倩云、梨花金如玉、榴花范彩霞、荷花花云兰、海棠沈韵珊、桂花李媛媛、菊花郑菊香、芙蓉洪漱芳、山茶林萼梅、水仙高巧云。
从照片上看,林绛雪长得并不算美,目光也略显呆滞。此女凭什么能拔得头筹?有评论说:她品行"平正通达"。看来所谓艳榜,并非完全出于猎艳,人品因素也需要考量。
(二)"戊戌榜眼"李媛媛
己亥蕊宫花选,林绛雪为"牡丹",李媛媛则夺得第八——"桂花"。除此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材料记述其人其事。
照片标注她为"戊戌榜眼",但戊戌花榜的一甲三人却是林绛雪、花丽娟和沈二宝。若非标注有误,推测此人很可能是戊戌(公元一八九八年)武榜的榜眼。无独有偶,笔者在清末明信片中,发现一幅她的《白水滩》剧照,也可作为此人曾登"武榜"的旁证。
(三)"庚子夏榜状元"小顾兰荪
光绪庚子(公元一九〇〇年),《游戏报》曾在上海、杭州开过两次花榜,但其过程、人物不详。这张照片标注"庚子夏榜状元小顾兰荪",推测此人可能为其中一次的头魁。
此外,庚子年亦曾举办花选,并将相关材料汇集成册,出版了《庚子蕊宫花选》一书。从中可以看到,小顾兰荪名列第四,夺得"梨花"。
(四)"庚子曲榜状元"小林宝珠
现存的《游戏报》资料,尚未找到此人之名。查《清稗类钞》,有《小林宝珠之荣哀》一节可略见其身世:"小林宝珠,沪妓也。貌不甚扬,以歌胜,客趋之若鹜。侍酒之局,日以百计,每至即歌,歌已即去……光绪壬寅(公元一九〇二年)夏,染时疫,暴亡。临危,犹高歌《目莲救母》一折……""
小林宝珠以歌取胜,当然有机会荣登武榜。照片标注"庚子曲榜状元",可知武榜又称"曲榜"。说她"貌不甚扬",从照片上看似不为过。
(五)沈丽娟、"劫余花榜状元"花兰芳
这是一幅二人合影,右立者为沈丽娟,左坐者则是"劫余花榜状元"花兰芳。二人或均为名妓,或为名妓与侍女,身份判断应无问题。
何谓"劫余"?《游戏报》曾刊登了一则《拟订津门劫余花选启》,虽然在残存的报纸中无法找到下文,但基本可以肯定,庚子年(公元一九〇〇年)曾为南渡避难的天津妓女举行花榜、花选。再根据照片标注推测,"劫余花榜"头魁就是花兰芳。
庚子年后,李伯元停开花榜,其他报纸又纷纷跟进。但此前开花榜的报纸,《游戏报》可谓独此一家。据此可以判断,这几幅照片均源自该报的"艳榜"。(作者为历史学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编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们都知道,世人都晓皇帝好,因为当皇帝可以"呼风唤雨",享受人间富贵,可是大详情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代诗人章碣详情
说到历史上的战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关羽、韩信、岳飞等着名人物。但这些人详情
古代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意思就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能计较生活详情
万历皇帝,即朱翊钧,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不早朝,即使是不了解明朝历史详情
刘邦的出生很一般,成年后的他有些无所事事,但是为人很阔达,后来做了地方小官,,详情
胡耀邦在文革后大批干部平反上做出了历史贡献,其中包括对张闻天的平反,能否结合详情
因为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大统一的帝王,所以,作为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应该算作是中详情
科特·唐纳德·柯本(Kurt Donald Cobain,1967年2月详情
溥仪退位时仍有百万军队,为何袁世凯仅有二十万新军便可逼宫?这两个数字都是错详情
不管是当官还是当个平头老百姓,不管是古代和现代,决定一个人待遇高低的无非就是详情
在普遍的印象里,成为驸马爷,娶了皇族女儿,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身价,与皇族攀上详情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称呼,对于最高的统治者,我们称为皇帝。对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详情
联合国成立于二战之后,这是一个经由盟军方面的主权国家而建立起来的世界性组织,,详情
美国为何越打仗越有钱?其实原因很简单美国作为新时代仅存的超级大国,她凭借着短详情
说到清朝的宫女,大家就会想到电视上那些容貌出众的女子。这些美丽的宫女,可是剧详情
包拯任天长县县令的时候,有一次,县里发生了一桩奇怪的案件:有个农民发现自己家详情
第二次车臣战争,于1999年8月26日起,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重新夺回对车详情
战争过程 随后,俄罗斯空军武装直升机就向盘踞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几个村庄内的武详情
我们知道,现代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是非对称的战争,因此伤亡比例很是悬详情
苏联解体之后,当时所有的加盟国都纷纷独立出去,当时俄罗斯属于苏联地图上占比最详情
法卡山战役(Faka Mountain Battle)也称为法卡山收复战详情
1947年,林彪于东北战场上屡获胜绩,独四平一役败于陈明仁之手。1947年6详情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驻东北苏联军队北撤归国,使东北之争失去了外交制详情
四平地理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东北军事重镇。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曾以此城作详情
1946年1月,国民党向东北大量增兵,至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军力达到6个军3详情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详情
黄克诚之三师七旅,原为井岗山时期的老红军部队,四平撤退时只剩下三千人,失去战详情
李天佑是红军时期彭德怀的老部下,在古城战役的时候打了败仗,被撤职处分,李天佑详情
苏联也借着这个时机从西南南部偷偷撤离,并将西南各大都会和计谋要点交给了中共。详情
二战后期,苏联兑现了雅尔塔会议的承诺,集结了一批部队对伪政权伪满洲国发动了进详情
谈到二战我们都知道,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了两枚原子弹。 促使日军无条件投降,,详情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详情
猪八戒在西天取经队伍中,是二师兄的身份,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很不服气的,认为自详情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刘备入川时,魏延因详情
梁山上多不是好人,杀人狂、土匪、强盗、地痞、恶霸、逃犯。 所谓的好汉,其实详情
《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代名着,里面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被逼落草到团结起来起详情
薛家举家进京,明明家里在京城有房产,却死赖在贾家一住六七年,任凭贾家和贾母多详情
三国时期曹魏最强,东吴最富,蜀汉最弱。为何刘备的蜀汉最弱,这主要跟刘备的出身详情
段誉和虚竹,最终谁的武功更高?金庸给出了明确交代 《天龙八部》的三位主角,,详情
玉帝,即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详情
在水浒传中,有三大女汉子,他们分别是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这三大女将,,详情
一直以来,冷宫是故宫的一个谜,让许多人对它心生好奇。 在之前我们就为大家解详情
西游记里狠人不少,但真正狠到敢大闹天宫的却没有几个。但是今天要加你的这三位,,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在七夕情人节的也是情侣用于传达爱意的传情之物详情
日本因为面积有限,几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更是如此。东京详情
小说家,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据班固所着《汉书.艺文志》曰详情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详情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法家成详情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详情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详情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详情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详情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详情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详情
《新凉》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诗前详情
《秋行》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鸣蝉似筝,,详情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详情
《三峡吟》是宋末"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景,笼统地交代长江详情
《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详情
《岩居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赵师秀的尊崇贾岛诗风,该篇作品详情